特色議題
原住民議題
證據顯示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在一萬兩千至一萬五千年前就已經居住在台灣。 根據基因分析得知,大多數南島語族源自臺灣,西元前三千多年,擴展至太平洋,並到達印度洋。今日在臺灣有16個官方認證的原住民族,佔人口總數2.3個百分比。
在傅爾布萊特經驗的成果中,我選擇了一個極為豐沛的主題,臺灣的原住民族。我所斬獲的遠超越我所有曾經的期待,我與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和賽夏族的人們相遇、交流,一同渡過神聖的祭儀,和祭事曆中關於豐收、打獵的重要日子。這是學術與藝術的融合。

太平洋珊瑚計畫
珊瑚礁有著驚人的生物多樣性,為數百萬海洋生物提供食物,保護、創造生存空間,亦是天然的藥物,而且牠們格外美麗。今日人類的活動持續地破壞珊瑚礁,二氧化碳排放促成環境暖化,並讓海洋酸化, 這些都造成珊瑚棲地的危害。 臺灣的珊瑚礁環境提供了特殊的研究機會,珊瑚礁對環境的反應,源自於附近海域之深海溝上升的冷水和發電廠排放的溫水。
未來河川研究計畫
臺灣狹長的地形和高聳的山勢是獨特的實驗場域,臺灣的高山是相對年輕的,因此10,000英尺以上的高峰共達286座,最長的河流僅有115公里,故坡陡且植被少。每年有3到6個以上的颱風侵襲,一日可以帶來超過3英尺的雨量。橋體結構的腐蝕下滑、漁業、水患、土石流、水庫與水壩的淤積和野生動物生態都牽涉其中,影響深遠。
英文教育計畫
英語學習的年齡被降低至小學三年級,且部分學生通常更早學習。 英語是21世紀發展經濟創新時期的首要考量之一, 研究者與教師和大學合作多項計畫, 在地方,89名英語協同教學助理於小學和國中教授英文。 於國立師範大學做的獨立研究催生了多篇碩士論文,為計畫帶來的成功佐證。
海峽兩岸研究
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相比與對比是非常有趣的, 同樣地,兩岸研究的關係也是其中最為國際敏感的, 這些研究用比較的觀點關照議題,給予各領域豐富的洞見。而下列領域是最被強調的:區域研究、經濟、環境科學、法律、政治科學與公共政策。
公共衛生
臺灣的國家全民健保(NHI)於1995年實施,被公共衛生領域的人視為一項奇蹟。 如何公平與有效地分配醫療資源予全國兩千三百萬公民,臺灣可以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經驗。
藝術與文化
擁有獨特的歷史與地理條件,臺灣發展出一個生動多元的藝術文化環境。 藝術與文化一直是過去三十年來臺灣傅爾布萊特的焦點, 許多知名創作者,如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齊邦媛、林懷民和余光中都曾參與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