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活動一覽
傅爾布萊特學人年度活動規畫
學術交流基金會每年規劃舉辦一系列的文化活動,深化美籍獲獎人的台灣交流經驗。
八月
英語協同教學助理期初會議
每年8月,傅爾布萊特英語協同教學助理(ETA)於台北參與為期兩天的訓練工作坊,並於各縣市參與為期一個月的英語教學集訓及文化體驗活動,為接著10個月於台灣各地中小學的教育文化交流做準備。英語協同教學助理歡迎晚宴
各縣市政府代表及傅爾布萊特英語協同教學助理(ETA)於8月中旬的歡迎晚宴齊聚一堂。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和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們共同歡迎這批年輕的獲獎人,臺灣中央及地方的政府官員及貴賓亦出席交流。
九月
參訪中華民國外交部
每年9月,外交部北美司陳慧蓁副司長代表身兼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的姚金祥司長,歡迎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者及學人。陳慧蓁副司長談及臺美關係相關議題,並強調臺美友好的重要性。美國學者與學人期初會議
每年9月初,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者與學生度過為期兩天的期初會議。議題包含獲訪臺獎人注意事宜、美國公民在台服務項目、臺灣國際形象、文化衝擊、性騷擾防治等等多樣化的議題。每位學人也於會議中提報各自的研究計畫提案。美國學者與學人歡迎晚宴
每年9月,各接待單位代表與美國學者、學人於歡迎晚宴齊聚一堂。學術交流基金會的榮譽主席—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其他董事會成員,共同歡迎從美國各地來訪的獲獎人,臺灣政府官員及學術界人士及貴賓亦出席交流。
十月
雙十國慶日
每年10月10日,美籍獲獎人受邀至臺北賓館參加中華民國國慶晚宴。美國學人研究計畫提報會議
為提供美國學人更完善的研究資源和網路,學術交流基金會於每年10月中舉辦研究計畫提報會議。獲獎學者和基金會員工於會議中提出學術建議和生活指引,幫助學人適應臺灣的新生活。
十一月
接待單位及學校參訪
那原道(Randall L. Nadeau)執行長和基金會員工於十一月訪視學者、學人、英語教學助理及其接待單位瞭解交流實況,並提供遍佈臺灣各地的獲獎人實質上或心理上的支持。英語教學助理職涯論壇
每年11月,基金會舉辦英語協同教師(ETA)職涯座談,邀請外交事務、商業、學術及其他領域專家提供ETA職涯指引。感恩節晚宴
每年11月底,學術交流基金會為美國傅爾布萊特獲獎學人和家人舉辦感恩節晚宴。榮譽主席,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和其他董事會成員、贊助單位、相關機構的貴賓蒞臨。執行長那原道親自替嘉賓切分火雞,佳餚與友誼都將和火雞內餡一樣豐滿美好。
十二月
英語協同教學助理工作坊及課堂訪視
英語教學顧問(TEFL Trainer)每學期隔週為英語協同教學助理(ETA)和及協同英語教師,規劃舉辦專業培訓工作坊並進行課堂訪視,讓ETA在教學專業及個人生活等各個面向都能得到完整而全面的支援。ETA每週撰寫的教學報告也都由計畫協同的顧問教授與同仁評閱並適時提供協助。
一月
二月
期中會議暨傅爾布萊特英語教學論壇
每年1月,美國獲獎人齊聚於臺北近郊,參與為期三日的研究與教學經驗分享會議。
三月
四月
傅爾布萊特研究會議
每年3月,約七十位美籍學者與學人分別從中國、香港和臺灣各地抵達臺北,參加為期四天的傅爾布萊特研究會議。
會議中有各領域專家學者帶領討論、主題演講及專題工作坊。議題包含:區域研討、性別與多元、臺灣、中國與香港國內政治、臺灣與中國社會議題以及創造力、流行文化與媒體。
其中兩場主題演講是活動的亮點,一為總統蔡英文談〈臺灣的未來〉並與學人即席問答;二是國泰金控的投資長程淑芬深談〈全球經濟前瞻對臺灣與中國的啟示〉。美國國務院、美國在台協會、外交部、國立臺灣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皆為此活動提供贊助。
五月
六月
臺灣學人行前會議
每年5月,臺灣傅爾布萊特獲獎人齊聚臺北交流,並邀請歷屆學友分享旅美研究與生活經驗。春季晚宴
每年5月,學術交流基金會頒獎表揚具傑出貢獻的傅爾布萊特學友。每年有10位美國和臺灣學友獲選加入臺灣傅爾布萊特名人堂。此外,董事會成員、學友會理監事、合作夥伴、贊助單位也於晚宴中受到表揚。
我喜歡民族音樂學家Peng Li-Kuo所說: 「原住民舞蹈和歌詠並非為了娛樂和欣賞而生,你必須去感受它,並讓自己成為它的一部分。」
(台灣的傅爾布萊特經驗)已經超脫了美學的追尋,這是關於歸屬感的探索,尤其在我柔拰苧麻捏製成線的動作時產生了強烈的連結。